四川海河高压胶管厂地处龙潭寺东路190号,几排平房,红瓦砖墙,一看便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。3月29日上午,记者走进厂要找老板张思明,工作人员便把记者带进一间办公室,办公室陈旧、简陋,除了一排旧沙发,另外就是一张旧办公桌。记者想,一般工作人员的办公室也好不到哪里去。正想着,张思明进来了。记者说能不能到你办公室谈谈?他笑了,说这就是他的办公室。记者非常吃惊:不论哪个老板,即使工厂旧点,但办公室还是装修得富丽堂皇的。
张思明54岁,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,里面一件有条纹的白色衬衫,和普通工人的装束差不多,肤色黝黑的他眼神里露出疲惫,“我经常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。”短短寒暄后,他还是觉得应该找个更适合采访的地方,因为旁边厂房的机器声不断传进来。他选择了自己的房间。
一进房间,记者又一次惊讶了。房间8平方米,一张双人床,一排衣柜,一张写字台,还有一张桌子,上面放着一台电视机。仅此而已。张思明说,所有的家具都是30年前和妻子结婚时买的,“看上去是不好看,但结实,一直没坏!”
张思明就坐在床沿和记者聊天。他说,他原是四川煤矿机械厂的工人,因为会说,1984年被工厂调整为一般销售人员。“不是自夸,我确实为厂里贡献不小,但就是因为爱说,很多事情看不惯就说,说得多了,就令人讨厌,令人讨厌了,做再多的事就都等于零了。”
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当时一无所有的张思明辞职了,单干。他先是帮人打工,有了一定资本,就买回设备自己办厂,他的创业故事其实与许多老板初期创业时一样。但不一样的是,没有老板像他一样,直到现在还住在8平方米的简陋屋子里。
张思明办厂10多年,是不是没有挣到钱,生活这样寒酸?记者小心翼翼问他的收入,他也不回避,说:“我们厂是西南惟一的高压胶管厂,一年的销售额1000多万元。我的固定资产就有几千万!”记者再一次感到惊讶。
女儿
张思明在工厂安家,把女儿独自“扔”在市内。但再过一个月,她将到法国留学拿博士学位。
张思明和妻子常年住在8平方米的小屋子里,没有厨房,没有卫生间。他们和工人一起吃伙食团,共用一个简陋的厕所,一同在车间劳动。张思明说,8平方米的屋子就是他们的家。为何会这样?张思明说,我要告诉工人,我和他们是一样的。
张思明的这种想法,与他的创业经历有关。1999年,当他把作坊式的小厂变成较具规模的工厂时,租用的地方一片狼藉。他和30多个工人一起白天黑夜地弄房子、调试机器,一天睡3个小时。“处于创业阶段,为了节约资金,我们什么都自己干。”一次,他干着干着,竟一头栽倒在地,别人以为他受伤了,没想到他是睡着了。
”工人李富德对记者说,他进厂一年多了,进来便听工友们讲张思明的创业故事,“从他身上,我们得到了动力,不仅是工作上的动力,还有生活上的动力。”出成品后,工厂就一直在赚钱,张思明也一步步变成了富翁。但他的生活一点都没有变,他说:“不能因为有钱了就和工人疏远距离,我是想告诉工人们,我和他们是一样的,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是可以取得成功的。